(原標題: 向富人征稅過度會起副作用)
【導讀】據廣州稅務代理得知,向富人征稅,這是一個經常被提起的話題。法國的這種做法,沒有太多的細節,但大致可以認為是一種針對收入征收的嚴厲的累進稅。
法國決定對年收入百萬歐元以上的法國富人收稅75%,法國首富、奢侈品帝國LVMH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伯納德·阿諾特已申請加入比利時國籍,以逃避富人稅。而有報道說,法國總統奧朗德對全國發表電視演說時表示,這一政策不會變,至少要推行兩年。
向富人征稅,這是一個經常被提起的話題。法國的這種做法,沒有太多的細節,但大致可以認為是一種針對收入征收的嚴厲的累進稅。
向富人征稅可以有種種不同方式,就收入或財產實行累進稅,是最常見的一種。歷史上的稅收,以比例稅為最常見。比例稅表面看起來比較公平,而且征收手續簡單,成本較低。但是,經過認真分析可知,比例稅率往往是累退的,而累退稅是不利于窮人的。因此,為了縮小貧富差距,人們設想了一種更為公平的累進稅。
說到累進稅,很多中國人都知道,馬克思是非常強調累進稅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無產階級運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所有的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手里,即集中在已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并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而他設想的達到這種目的的手段之一,就是“征收高額累進稅”。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原理》中也說:“用累進稅、高額遺產稅、取消旁系親屬(兄弟、侄甥等)繼承權、強制公債等來限制私有制。”馬克思恩格斯這種思想被列寧繼承,他說,規定富裕農民用實物即用糧食納稅,凡糧食超過自己的消費量一倍或一倍以上的富裕農民,要交納所得稅和財產稅,并把它變成累進稅。而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共根據地上,也實行統一累進稅,對富農地主實行高額征收,顯然是對于馬列累進稅思想的呼應和貫徹。
其實,在馬克思之前,美國就有累進稅的思想。美國立國之初,聲名顯赫的政治家幾乎都贊成聯邦累進所得稅制。如托馬斯·杰斐遜這樣表達自己的觀點:“靜悄悄地縮小財富不平等的路徑是對財富在某個水準以下的人免稅,并隨著財產的增加而提高稅率。”1798年,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提出了自己樸素的不動產所得稅觀點:對于木屋,每間房征稅20美分;對于有7間房或7間以上房的房產,每個房間征稅1美元。托馬斯·杰斐遜和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雖然沒有用“累進稅”這個名詞,但他們表達的正好就是累進稅的思想,要實現的是縮小財富差距的目的。
與馬克思恩格斯呼吁征收累進稅幾乎同時,美國的一些州已經開始實行所得稅制度,并且取得成功。不過美國的累進稅相對溫和,其目的也不是為了消滅私有制,而是為了縮小貧富差距,增進財政收入。這些所得稅法案“免稅額度較高,起始稅率較低,但逐漸累進”。美國國會于1913年通過的《稅法》規定對自1913年3月1日以來的收入征收聯邦累進所得稅,其主要內容是:免征額個人3000美元(或夫妻4000美元),按照累進稅率征收,從1%開始,收入到500000美元時,稅率增加到7%。美國這種向富人征收更高比例的稅收制度,起到調節收入,安撫窮人,避免來自底層的革命,并且更多籌集財政收入的作用。
通過累進稅制度向富人征收更重的稅,一般來說,在征收效率上會更高,因為富人更有錢,更有負擔能力。在民主社會中,富人因為人數少,選票少,政客也樂于通過向富人征稅而取悅窮人,爭取窮人的選票和支持,所以,民主社會有一種向富人征收重稅的內在機制。不過,向富人征稅從效率上看,也是有限的。超過一定的度,很可能就會走向反面。中國歷史上的漢武帝,向富人征收嚴酷的財產稅,并鼓勵告發,結果“商賈中家以上大抵破”,即中等家庭都紛紛破產,“民偷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業”,政策打擊了人們創造財富、積累財富的積極性,人們寧可將財富吃光花盡,也不愿意投資創業。這最終重創了西漢的經濟。而后來的向富人征收過高稅收的做法,其效果大多與漢武帝的類似:用幾乎沒收性的征收,短期內取得大量的財政收入,最終卻傷害了經濟發展。
廣州稅務代理認為現在,向富人征收太高的稅收,不但會面臨漢武帝的結局,而且更嚴重的是,富人可以很方便地移民他國以避稅。這樣的例子可以說是不勝枚舉。法國此次決定對富人征收75%的稅收,很可能引起富人的移民潮。當然,法國總統說此稅收政策至少實行兩年,看來是短期政策,不會長期延續,這或許是降低此項政策帶來的強烈沖擊和副作用。
向富人征稅,需要有度,如何掌握拿捏,既可以收到稅,又不至于造成富人移民,不至于損害經濟的長期發展,是一件需要綜合權衡的事。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不作為實際操作的法定依據。如有問題或相關需要,請咨詢正穗財稅。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 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秀作品,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http://www.zilovisoko.com/ 聯系方式: zhengsui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