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營改增效果打折 可抵扣進項過少)
【導讀】專家表示,事實上很多企業都存在進項抵扣不足,和企業的行業特點有關。
上海今年以來實施的“營改增”試點效果顯著,企業整體稅負減免約56億元,但亦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上海交大學者汪蔚青對21世紀網表示,小規模納稅人稅負降低明顯,但一般納稅人稅負水平變化不大,交通運輸業甚至有所上升,問題的關鍵在于“企業進項抵扣不足”。
交通運輸業從業者老黃亦對21世紀網表達了對“進項抵扣不足”的強烈認同。老黃認為,由于進項制度的不完善,若采取全行業試點的方式來替代地區試點,效果可能會更好。不過汪蔚青認為,這樣的方法對國稅部門工作量過大,目前不具備可行性。
部分企業稅負增加:可抵扣進項過少
從2012年1月1日上海加入“營改增”試點計劃以來,已過去了大半年。來自上海財稅部門的數據顯示,截止7月底,全市共有14.2萬企業納入了試點范圍,試點企業整體稅負較營業稅稅制減輕約56億元。
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學院稅務教研組組長汪蔚青接受21世紀網專訪時表示,“營改增”政策的受惠企業絕大部分集中在小規模納稅人,而對于一般納稅人,整體稅負變化不大,而像交通運輸類企業甚至有所增加。
所謂小規模納稅人,是指年不含稅營業額在500萬元人民幣以下的所有企業。
汪蔚青表示:“目前試點企業中,小規模納稅人約有9萬多戶。營改增政策對小規模納稅人的稅率調整是從過去的5%降至3%,所以政策對小微型企業的稅負減免作用還是很明顯的。”
若以年營業額上限為標準計算,一家小微型企業過去一年的繳稅額為25萬元,而調整之后為15萬元,由于相關政策規定,小規模納稅人無法獲取進項抵扣,因此稅負降低幅度最多可達40%。
不過,汪蔚青指出,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營改增”下的稅率較營業稅稅制高,但其可以通過進項抵扣來降低實際稅負,而關鍵點就在于進項抵扣之后的稅負是否低于營業稅,事實上很多企業都存在進項抵扣不足的情況,因此造成了部分企業稅負不降反增。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所支付或者承擔的增值稅稅額。根據稅法規定,企業可以從銷項稅額中扣除規定的進項稅額后再納稅,以避免造成重復納稅,加重企業負擔。銷項稅額是指當期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繳納的增值稅稅額。
以現代服務業為例,在營業稅稅制下的稅率為5%,“營改增”后的增值稅率為6%,表明企業的進項抵扣須達到1%以上,稅負才能實質降低。
以交通運輸業為例,在營業稅稅制下的稅率為3%,“營改增”后的增值稅率陡增至11%,這意味進項抵扣須達到8%以上,稅負才能實質降低。
很顯然,交通運輸業獲取進項稅額的壓力要明顯大于其他行業,這在“營改增”政策運行過程中也體現了出來:交通運輸業稅負普遍上升。
汪蔚青表示,事實上很多企業都存在進項抵扣不足,和企業的行業特點有關。
她指出:“試點的這些企業,比如咨詢公司啊、物流公司等,它們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輕資產。在他們的運營成本里面,最大的成本來自于人工、不動產、房租、差旅等,交通運輸業的這類成本更高。這些產品都是不包含在營改增范圍內的,不能開出增值稅發票,自然也就沒有進項抵扣?!?/p>
“能開增票的有哪些呢?比如復印機、打印機、筆紙等辦公用品,這些可以,但一個企業,又能有多少的成本在這上面呢?而且,還要注意的是,增票必須由一般納稅人才能開出,而對于一些用量不大的小企業,大多數都通過零售渠道,如超市等地方購買,而不是向廠家等一般納稅人購買,這樣進項抵扣就更少了。”
汪蔚青表示:“對于新開的企業來說,它可能會一次性采購許多東西,因此對于這類企業,稅負是可以看到有小幅降低的;但對于正常營業中的企業,由于進項抵扣少,稅負反倒增加了,這種情況事實上很普遍。”
不過,汪蔚青認為,雖然部分企業稅負增加,但因存在可抵扣的空間,客觀上會提高企業進行擴大再生產的積極性,以獲取更多進項抵扣。
汪蔚青還表示,若企業向稅務局提供足夠的資料證明自身稅負在新稅制下有所增加,是可以獲得政府補貼的。
交通運輸業望行業性試點時機不成熟?
有交通運輸業從業者向21世紀網表示,當前增值稅率對貨運企業來說依然過高,進項不足的問題很嚴重,認為全行業試點好于區域試點。但汪蔚青表示,鑒于國稅工作壓力的問題,全行業試點的可行性目前不大。
老黃是一家貨代公司的財務,已有多年的從業經驗。他接受21世紀網采訪時直言道:“11%的稅率說是說低檔,實際上還是偏高,我不知道他們究竟是怎樣確定企業進項稅率肯定能達到8%的?”
“不過,就算企業利潤空間增大,也僅僅是滿足維持成本不再增加而已,運輸業依舊不景氣?!?/p>
老黃對21世紀網表示,由于當前存在試點地區和非試點地區的差異,很多企業都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8%的進項要求難于登天。
老黃認為,若營改增從地域試點改為行業試點,如提供全國統一的運輸增值稅發票系統,可能效果更好,“行業的進項稅不一樣,而各個行業的稅率劃分又不細致,這個地域試點效果我覺得不如行業試點效果好?!?/p>
不過,對此問題,前述上海交大學者汪蔚青有自己看法:“這對于國稅局來說工作量太大了。就上海而言,‘1+6’的模式已經讓國稅局十分繁忙了,若將試點范圍拓展到全國全行業,對于國地稅分開的外省市來說,更是難上加難?!?/p>
她指出,營業稅和土地稅收是地稅收入大頭,在營業稅被取消,土地稅收受政策打壓的情況下,如果再把全國整個行業的稅收轉到國稅去,地稅將面臨“無事可做”的窘境?!耙虼耍愔聘母锸莻€長期的過程”。
稅收洼地致業務不平衡?“暫未看出”
汪蔚青進一步分析道,由于“營改增”是分試點地區進行的,相較于未試點地區而言,試點地區猶如“稅收洼地”,導致企業業務出現從非試點地區往試點地區轉移等不平衡的現象。
汪蔚青表示:“以上海為例。由于營改增,上海部分企業獲得了開具增值稅發票的權利,因為可以獲得抵扣,所以吸引了更多的下游企業購買其服務,這對鄰近的江蘇和浙江等省的企業影響較大,因此呼吁營改增的聲音也非常強烈?!?/p>
不過,老黃卻對21世紀網表示,目前不太能看出這樣的現象,并暗示企業會找尋更多獲取增票的方式。
“從賬面上來說,正常情況下是會出現這樣的業務區域性流動,但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就不是這么一回事了,在價格優勢明顯的情況下,部分企業可能會用一些‘別的方式’獲取增值稅發票?!?/p>
對于這樣的暗示,汪蔚青認為,實質上這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因為營改增后運輸企業不會再對外提供多余的增票,因此有需求的企業會轉向從別的行業獲取。
汪指出,“只要國家‘以票管稅’的制度不變,那么通過其他非常規方式獲取發票的行為就會有市場,并不會因為營改增的試點或全面鋪開而有所改變。”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不作為實際操作的法定依據。如有問題或相關需要,請咨詢正穗財稅。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 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秀作品,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http://www.zilovisoko.com/ 聯系方式: zhengsui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