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金融保險業納入營改增尚無時間表)
【導讀】對于增值稅改革來說,金融保險業的稅制改革無疑是塊難啃的硬骨頭,多地區開展可行性調研。
廣州公司代理記賬認為,記賬人員從渠道獲悉,與先行明確改革意向的郵電、通信、鐵路運輸、建筑安裝業相比,金融保險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已經成為地方政府改革的新關注點,而北京、上海、安徽等地對金融保險業試點營改增已經展開了相關調研。
“上海是全國最早對金融保險業進行營改增調研的地區,北京財稅部門也將營改增試點行業調研范圍擴大到了金融保險業。”12月25日,上海財稅部門一位匿名官員向本報記賬人員透露,2012年年初即開始了調研,但考慮到上海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所以推進工作比較謹慎,目前仍還是停留在調研的層面。
《華夏時報》記賬人員也從安徽省財政廳了解到,安徽即將圍繞金融保險業的營改增試點開展摸底調研,收集相關企業的基礎數據,并且重點集中在保險業,以解決下游交通運輸業的保險費無法實現進項抵扣的難題。
“相關調研正在進行,但是政策什么時候能夠出臺,則要多方充分討論和研究,由于沒有先例,如何改,怎么增,涉及到相當復雜的事項,我預計三年內難有時間表。”12月26日,國家稅務總局黨校教授韓曉琴接受本報記賬人員專訪時分析。
難啃的“硬骨頭”
對于增值稅改革來說,金融保險業的稅制改革無疑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在韓曉琴看來,金融保險業如果進行營改增改革,其中進項稅額抵扣如何確認最為關鍵,以銀行為例,它是一個服務性的企業,它的資產業務理財、貸款、結算等這些銷項都沒有含稅發票,進項抵扣怎么去界定是很難的事情;同樣以保險業來說,保險產品的銷售征收營業稅,不過國家稅務總局已經累計免征了24個批次高達數千個一年期以上壽險產品的營業稅,而對營銷員的銷售提成征收個人所得稅已經由保險公司代扣代繳,如果進行營改增,也會影響到多個征稅主體。
韓曉琴稱,目前全球有144個國家對金融業征收營業稅,盡管各國對于金融業的征稅方式不盡相同,比如,盧森堡即采取免稅做法,以提高國內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美國則不設增值稅,對銀行征收企業所得稅。而大部分國家對金融服務的增值稅處理采用免稅方式,即對金融業的主營業務(如信貸業務)免稅,僅對輔助業務(如中間業務)征稅,對于進項稅不予抵扣,此外,出口金融服務則擁有特殊的增值稅處理。如果我國對于金融業進行營改增,那么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對金融機構的影響也會比較大。
據財政部2011年數據顯示,國內增值稅(不包括進口環節增值稅)和營業稅分別約占2011年稅收收入總額的27%和15%,總額超過了所得稅,為稅收收入最主要的來源,其中,金融保險業在營業稅中所占的比重較大,且營業稅在金融保險業繳納的各項稅收中占比最大,目前銀行業征收營業稅的名義稅率為5%,如按簡易方式計征增值稅,即銷售額乘3%,金融業的稅負無疑會大幅度下降。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與一般企業相比,金融業的扣除額是非常小的,營業稅改增值稅實際能夠得到的好處不是很多,關鍵要看稅基有沒有變化,營改增本來是想避免雙重征稅,如果扣除不到位,那么這個目的可能就達不到。
“國家對于保險產品的銷售免征營業稅,如果進行營改增,按照一般企業的增值稅率計征,那么無疑會加重稅負,對保險業來說,并無利好。”12月27日,一家國有大型保險公司負責人受訪時也指出。
尚無時間表
韓曉琴認為,國家有意給金融保險業減稅,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不可能放棄高達數千億的稅收來源,而對金融業稅制改革在全世界也沒有先例,因此金融保險業營改增短期內不可能推出。
“中國的營業稅制度最初參考的是法國,但目前法國對金融保險業采取的是暫免征稅的政策,金融業最發達的美國,也沒有對金融機構征收營業稅,而是以高額的所得稅代替,作為自由港的中國香港,更沒有對金融機構征稅。”12月28日,上海一家稅務所合伙人譚啟迪告訴記賬人員,“國內金融業的稅基非常大,對微小的利差反應靈敏,對保險行業征收很少比例的增值稅,都有可能使利潤大幅減少。”
記賬人員從獲得的一份金融保險業的調研報告中也發現,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在積極推行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改革,而且明確在試點期間稅收歸屬不發生變化,但是按照規定增值稅大部分收歸國稅,而保險分支機構的營業稅歸地稅(僅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營業稅歸國稅),稅收歸屬等問題可能會影響稅改全國推行的時間。
“改革后的增值稅分配原則是國家和地方分別占75%和25%,但是為鼓勵地方政府營改增工作,廣東、上海等試點地區的稅收分配比例暫時維持現狀,這是國家用經濟杠桿來換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并不是一個合理和可持續的制度安排,很多問題有待于進一步的討論和調研,金融業推廣營改增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實現。”韓曉琴也表示。
在上海參與調研的相關人士受訪時也指出,金融保險業作為消費性服務業,改革進程應該排在郵電、通信、鐵路運輸、建筑安裝業的后面,目前這些行業都還沒有推出正式試點,那么金融保險業則會更晚,至少要三到五年的時間。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不作為實際操作的法定依據。如有問題或相關需要,請咨詢正穗財稅。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 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秀作品,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http://www.zilovisoko.com/ 聯系方式: zhengsui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