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營改增軟件硬件準備就緒)
【導讀】針對“營改增”試點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山東國稅在硬件和軟件上都做好準備迎接營改增全國推行。
硬件過硬:確保8月1日開出第一張增值稅發票、9月1日完成第一筆納稅申報
廣州代理記賬小編了解到,“從5月24日起,各市區局的工作人員就全部取消了公休,白天重點進行資料的受理審核,晚上進行相關信息的操作錄入。”濟南市國稅局副局長王洪龍介紹,該市涉及“營改增”試點的納稅人占山東省戶數的近30%,面對“營改增”需要的稅源核實、數據錄入、政策宣傳、技術準備等一系列復雜工作,稅務人員只能放棄休息、加班加點來完成。
“現在可以放心地說,就算8月1日有什么停電等突發事件,我們也能為企業順利開出增值稅發票。”濟南歷下區國稅局的辦公大廳里,局長巫頤凱指著新購進的柴油發電機告訴記者,為了“營改增”試點過程中所有設備正常運轉,局里專門添置了這臺備用發電設備,確保8月1日辦稅大廳的一切設備順利運行。
針對“營改增”試點中可能出現的業務量突然增大、信息設備難以應對等問題,山東省國稅局認真梳理了設備資源缺口,先后補充16臺應用服務器,擴充20T存儲容量,并根據營改增上線對數據庫主機的資源擴展需要,將防偽稅控系統數據庫主機從IBM595小型機遷移到性能更高的IBM780小型機。
山東省國稅局副局長趙蓮珍表示,“營改增”是對試點地區國稅機關服務能力的一次大考,為了保障試點工作不出任何差錯,山東國稅部門按照時間表倒排工作時間,梳理出169項具體工作任務,逐項明確工作要求、完成時間、責任部門,使省市縣三級國稅機關以及各業務小組都能明白自己干什么、啥時干、干到什么程度。
增值稅專用發票是企業抵扣稅款的重要憑證。據稅務部門預測,實施“營改增”后,專門用于一般納稅人的稅控設備和增值稅專用發票用量將有較大幅度增加。那么,稅務部門能夠滿足企業正常的稅控設備和發票需求嗎?
“對于營改增的設備和發票準備工作,總局早就做了要求,我們可以保證企業要多少就提供多少。”重慶市國稅局副局長盧自強說,重慶此次“營改增”試點將新增一般納稅人約2625戶,目前國稅部門準備到位的一般納稅人專用稅控設備有4000臺套,完全可以保證需要。
“考慮到一些小規模納稅人看到營改增的好處后,可能會主動要求轉為一般納稅人,我們還特地多準備了一些設備。”盧自強說。
專用發票方面,重慶國稅專門針對一般納稅人增加了980萬份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儲備,按照目前測算,完全能夠滿足一般納稅人三個季度的發票需求。而專門針對小規模納稅人的普通發票,也準備了一個季度的存量。不僅如此,為了盡量避免造成浪費,重慶市國稅局規定,試點前地稅局庫存的普通增值稅發票仍可繼續使用,并與地稅局加強發票管理上的合作,最大限度方便納稅人領用。
“我們近期所做的一切,都是奔著這個目標去的:8月1日順利開具發票,9月1日成功申報納稅。”盧自強顯得信心滿滿。
軟件不“軟”:幫助納稅人更清楚地了解政策
“原來覺得營改增這么大的事要耗費很多時日,沒想到能辦得這么順。”山東大眾報業集團有限公司稅務主管王琛娜告訴記者。
濟南市歷下區國稅局的納稅大廳,多出了一塊“營改增”納稅服務專區,十幾位業務骨干正細心地幫納稅人辦理資料核實、數據錄入、政策解答等相關事項。服務專區旁,為“營改增”試點準備的自助納稅設備已調試完畢。
隨著8月1日臨近,一些試點企業有點擔心:自己的財務人員能否適應營改增改革后復雜的稅收核算要求?
稅務部門了解到這一情況,開展了全方位、多形式的納稅人培訓,幫企業平穩度過“營改增”試點改革,盡快適應增值稅納稅要求。
山東省國稅局推出“點、線、面”相結合的立體化培訓。“點”上側重為重點企業、大企業、跨區域的企業集團提供“一對一”政策服務;“線”上側重交通運輸、廣播影視、港務航務、簽證代理等行業性培訓;“面”上側重為全體試點納稅人進行普及式培訓。截至7月15日,山東全省共培訓試點納稅人66317戶,其中稅企“一對一”培訓13480戶,行業性專題培訓1637戶。
重慶市渝中區國稅局依托網絡技術,利用短信群發平臺,向經營范圍可能涉及營改增的納稅人開展點對點免費短信服務,推送政策宣傳、涉稅事宜的提醒,共發送涉稅短信4萬余條。
渝中區國稅局長張永明介紹,不少企業擔心“營改增”財務核算復雜,所以傾向于選擇操作簡單且稅率較低的小規模納稅人模式。通過政策宣傳和業務培訓,一些企業開始考慮“營改增”對企業長遠發展的影響,主動要求成為一般納稅人。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不作為實際操作的法定依據。如有問題或相關需要,請咨詢正穗財稅。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 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秀作品,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http://www.zilovisoko.com/ 聯系方式: zhengsui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