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差異化紅利稅市場影響有分歧)
【導讀】市場對于紅利稅的爭議由來已久,投資者普遍認為,分紅除權并繳納紅利稅后,若不填權反而會出現虧損。
股市持續低迷,管理層手握多少“穩市利器”,哪些能立竿見影,一直是市場各方熱議的話題。今年以來,在中長期資金“增容”、降低交易費用等股市“開源、節流”上,此前管理層已陸續推出了不少舉措。這一次,“資本市場稅收減免”又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紅利稅或將展開它的“破冰之旅”。
針對國稅總局日前回應紅利稅征收有關問題,證監會相關負責人昨日(6日)對媒體表示,為了支持和引導長期投資,不斷優化投資者結構,證監會正在研究紅利稅差異化征收,目前在配合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進行研究,方案擬定后將盡快公布。
不過,這一消息能否改變市場預期,業界仍存在一定分歧。
鼓勵長期投資作用幾何?
市場對于紅利稅的爭議由來已久,投資者普遍認為,分紅除權并繳納紅利稅后,若不填權反而會出現虧損。在“兩會”期間,也有代表委員建議消除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重復征稅及稅負不均的問題。
不過,有關方面也一直堅持“對個人取得股息紅利征收個人所得稅”有其合理性的觀點。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此次擬進行紅利稅差異化征收,應該并非簡單地減免紅利稅,而是會更有針對性、更有效地制定政策,鼓勵長期投資,提倡價值投資,尤其是機構投資者長期價值投資。
董登新認為,更科學的方式是,在投資者獲得分紅后,若持有其不超過一定期限如一年,要取消現有10%減半征收的優惠,而應按照20%稅率正常征收,如持有期限在一年至兩年的給予10%的減半征收優惠,若持有期限更長,則給予更低甚至免征的優惠。
在董登新看來,要達到稅收減免,就應該具有一定難度,設定更苛刻的條件,這才能夠鼓勵投資者盡量進行長線投資。而實際上,其他國家的證券市場也是少有這么優惠的紅利稅政策的。
并且,投資者只有投資有價值、有分紅能力的上市公司,才能夠免稅,這樣也更加鼓勵投資者對分紅率較高的藍籌股進行投資。
但燕京華僑大學校長、經濟學家華生則一直對“紅利稅減免能夠鼓勵長期投資”的說法有不同的意見。他認為,即使差異化征收,政策作用也不大。因為進行短線投資的多為個人投資者,他們的持股期都在一年以內,而目前A股市場平均分紅率尚不足2%,這些投資者不可能為了那么一點的紅利稅優惠而增加持股時間。
華生說,對上市公司股東的稅收減免,對其他非上市公司股東來說是不公平的。并且下一步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方向,應該是增加資本市場稅收。實際上,全世界的證券市場都在征收紅利稅,而成熟市場征收的比例也都非常高。
不過,董登新認為,下一步可以增加資本利得稅。資本利得稅有一定的免征額,有起征點,并可以通過累進稅率來調節收入分配。
市場影響有分歧
今年“兩會”期間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曾表示,證監會正在與有關部門探討稅收減免等方面的措施。但消息出來后,市場并沒有明顯表現,滬深股指當日甚至以微跌收盤。
而此次盡管證監會及國家稅務總局均有進一步表態,但接受采訪的多位市場人士均認為,對股市的影響仍比較有限。
國海證券研究所所長馬金良認為,紅利稅差異化征收可鼓勵長期投資,但不是改變目前大盤走勢的決定性因素,甚至對市場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如對券商板塊便是個利空,因為鼓勵長期投資會減少券商的經紀業務收入。而對于處于分紅期的短線投資者來講,可能也需要支付更高的分紅成本。
也有專業投資人士認為,目前紅利稅本來也沒有多少,即使免收,對于市場的影響也是比較有限的;即使有影響,也是短期的。而經濟走勢才是最終決定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
但董登新指出,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講,影響還是非常大的,現在很多機構也進行短線投資,若按照上述方式進行紅利稅的差異化征收,會令機構投資者更注重長線投資,真正成為市場的中流砥柱。
一直看多的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更是認為,減免紅利稅將筑牢鉆石底。一旦推出,不僅在短期能立竿見影,中長期也是非常實質性的重大利好,可減少分紅過程中的磨耗。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不作為實際操作的法定依據。如有問題或相關需要,請咨詢正穗財稅。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 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秀作品,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http://www.zilovisoko.com/ 聯系方式: zhengsui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