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太和縣財政重獎酒店引爭議 1500萬獎金成泡影)
【導讀】企業因過度追求稅收返還、政府獎勵而盲目投資,最終又因政策“變臉”而導致巨額損失的事情,已不是個案,有關專家提醒:要慎重對待地方政府規定的變相減免稅,不能把投資效益全部寄托在這種優惠上。
最近,一件因為政府獎勵的事,引起了一場風波。7月17日,安徽省太和縣政府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公示稱,經2012年6月5日縣政府第四次常務會議研究,同意兌現安徽晶宮大酒店獲“四星級旅游飯店”稱號獎勵政策,給予1500萬元的獎勵。公示發布后,立刻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和熱議,不少人質疑太和縣政府是否有權如此獎勵。由于反對聲音很大,太和縣政府在8月初決定立即廢止相關文件,停止一切獎勵。于是,晶宮大酒店預期中的1500萬元成了泡影。
安徽晶宮大酒店總經理劉立廣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太和縣于2009年出臺了鼓勵房地產建設的獎勵政策,沖著這些獎勵政策,他才決定投資建酒店。截至目前酒店共投入了近1億元,而運營情況不理想,處于虧損經營。由于政府不兌現獎勵,劉立廣表示將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企業因過度追求稅收返還、政府獎勵而盲目投資,最終又因政策“變臉”而導致巨額損失的事情,已不是個案,有關專家提醒:要慎重對待地方政府規定的變相減免稅,不能把投資效益全部寄托在這種優惠上。
變相稅收減免花樣多
多年來,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吸引投資,拉項目,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或采取先征后返等方式變相給予企業減免稅。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出于招商引資難的壓力,以政府獎勵、財政資金扶持等名義給予企業變相減免稅的現象又有所抬頭。
比如,安徽省太和縣委、縣政府今年4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意見》,出臺了加大新建工業項目獎勵力度、鼓勵生物醫藥企業進入醫藥產業園和積極發展總部經濟等一系列鼓勵措施。
在加大新建工業項目獎勵力度方面,對固定資產投資在5000萬元(含)以上的工業項目,自建成投產之日起,前兩個年度按企業實繳稅收(增值稅、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100%給予獎勵,第3年~第5年分別按地方留成部分的70%、60%、50%給予獎勵;固定資產投資在5000萬元以下的工業項目,自建成投產之日起,前兩個年度按企業實繳稅收(增值稅、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100%給予獎勵,第3年~第5年按地方留成部分的50%給予獎勵。
在鼓勵生物醫藥企業進入醫藥產業園方面,對固定資產投資在5000萬元(含)以上的新建生物醫藥企業,自建成投產之日起,前3年度按企業實繳稅收(增值稅、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100%給予獎勵,第4年~第5年分別按地方留成部分的70%、60%給予獎勵;對固定資產投資在5000萬元以下的新建生物醫藥企業,自建成投產之日起,前兩個年度按企業實繳稅收(增值稅、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100%給予獎勵,第3年~第5年分別按地方留成部分的70%、60%、50%給予獎勵;對投產5年(含)以下的現有醫藥工業企業,按投產年度數享受上述對應年度的獎勵比例。
在發展總部經濟方面,支持國內外大中型企業或企業財團在太和縣設立公司總部、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對新設立或縣外轉入的總部企業,前兩個年度分別按總部企業實繳稅收(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100%給予獎勵,第3年~第5年分別按總部企業實繳稅收地方留成部分的85%、75%、65%給予獎勵;5年期滿后,對當年實現的納稅總額在300萬元至500萬元(含)、500萬元至1000萬元(含)、1000萬元以上的總部企業,以往年最高納稅額為基數,分別按其新增稅收地方留成部分的35%、40%、45%給予獎勵。
早在2000年,國務院就發布了《關于糾正地方自行制定稅收先征后返政策的通知》,指出采取稅收先征后返的辦法,對企業已繳納的稅收予以返還,不僅擾亂了稅收秩序,違背了統一稅政、集中稅權的原則,而且違背了公共財政的要求,削弱了財政調控能力,甚至形成了潛在的財政風險,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堅決予以制止。地方人民政府不得擅自在稅收法律、法規明確授予的管理權限之外,更改、調整、變通國家稅收政策。先征后返政策作為減免稅收的一種形式,審批權限屬于國務院,各級地方人民政府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稅收先征后返政策。對于需要國家財政扶持的領域,原則上應通過財政支出渠道安排資金。如確需通過稅收先征后返政策予以扶持的,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向國務院財政部門提出申請,報國務院批準后才能實施。
雖然國務院發布了文件,但是稅收先征后返的現象仍然存在,只是變換了方式。目前,比較常見的方式是對企業繳納稅收地方留成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以財政補助、政府獎勵等方式予以返還。出臺獎勵辦法的政府機關很多,包括地市級、縣級、鄉鎮級,越往下,獎勵招數越多、越亂。
日前,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作預算執行情況報告時,提出要支持稅務、海關部門依法征稅,但堅決不收“過頭稅”;要認真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但嚴禁擅自減免或緩征稅款,嚴禁越權為招商引資項目減免稅,或采取先征后返等方式變相減免稅。在經濟形勢下滑的背景下,謝旭人的報告反映了現實中“過頭稅”和變相給予減免稅的兩種矛盾現象。
以財政獎勵的方式對企業繳納的稅收給予部分返還是不是變相減免稅?從實質上看,財政獎勵與企業所納稅收相掛鉤,按比例給予特定企業返還,不論是稱之為獎勵還是稅收返還,都減輕了部分企業的稅負,應屬于變相的減免稅。
納稅不規范,IPO被否
日前,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不予核準廣東通宇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的決定》,揭開了該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申請被否的原因,印證了人們此前的猜測。今年5月,廣東通宇通訊股份有限公司IPO沒有通過中國證監會的審核。當時就有分析人士指出,該公司IPO被否,很可能和其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補繳2007年度、2008年度巨額企業所得稅款有關,存在納稅不規范的行為。
中國證監會的決定指出,發審委在審核中關注到,該公司存在以下情形: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報告期內存在通過11家單位占用該公司資金的行為,且實際控制人未向該公司支付資金占用費;該公司于2010年5月分別補繳2007年度企業所得稅20732407.42元、2008年度企業所得稅5028086.99元,并繳納滯納金共8364314.30元。該公司未在申報材料和現場聆訊中對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而且被有效執行作出充分合理的說明。
廣東通宇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為何要補繳2007年度、2008年度巨額企業所得稅款?該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并未給出明確的原因,只是引用了某地稅分局出具的《涉稅事項證明》。該證明的內容是:廣東通宇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屬我分局管轄業戶,稅務登記證號:442000617978068。經查詢征管系統,該公司于2010年5月分別補繳2007年度企業所得稅20732407.42元、2008年度企業所得稅5028086.99元,繳納滯納金共8364314.30元,以上行為不存在違反地方稅收法規的情況。
地方稅收法規是什么概念?不違反稅收法規為何要補繳巨額企業所得稅款和滯納金?令人不解。
有關稅收專家分析,在通常情況下,企業補繳以前年度稅款但未被處以罰款,說明企業沒有被認定為偷稅。因為一旦定性為偷稅,最輕也要被處以所偷稅款0.5倍的罰款。企業出現補繳巨額稅款的情況,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以前年度享受了減免稅,而后來被認定為不該享受,需要把減免的稅款補回去。
企業IPO因稅收問題被否的案例時有發生,廣東通宇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不是特例。按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的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發行人要依法納稅,各項稅收優惠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發行人的經營成果對稅收優惠不存在嚴重依賴;企業最近36個月內不得有違反工商、稅收、土地、環保、海關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受到行政處罰,且情節嚴重的行為。企業一旦申請IPO,其財務資料,包括納稅情況就要公開接受審核、質詢,以前被隱藏的很多問題就會暴露。
在現實中,各地為了招商引資,紛紛開出了各種優惠條件,其中稅收優惠、稅收返還是重要的內容。擬上市的企業往往是各地重點招商引資的對象,曾經或者正在享受著稅收減免、稅收返還。如果這些稅收減免、稅收返還違法違規,就會成為企業上市的硬傷。
過度追求稅收減免風險大
“地方政府承諾的稅收返還靠不靠譜?如果企業投資后對方不兌現或不能兌現,企業該怎么辦?”知名稅務專家宋洪祥說,經常會有一些企業老總問他稅收返還的問題。有些企業在選擇投資地時,非常看重當地政府能開出什么樣的優惠條件,能否給予稅收返還,哪兒優惠就到哪兒投資。
宋洪祥認為,企業開展稅收籌劃減輕稅負無可厚非,但過度追求稅收返還利益,把企業的經營效益寄托在稅收返還、獎勵上,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風險。因為這些稅收返還、獎勵具有不確定性,能否兌現?能兌現多少?都要打問號。
近年來,涉及稅收返還性的優惠政策不兌現的案件時有發生。比如,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0年再審的一起案件,就涉及稅收返還不兌現的問題。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判決書顯示,河南匯龍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西華縣恒輝熱電有限責任公司與西華縣人民政府發生了資產轉讓合同糾紛,原因是匯龍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西華縣恒輝熱電有限責任公司沒有全額支付資產轉讓款。在審理中,匯龍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稱西華縣人民政府沒有兌現事先承諾的稅收返還款40多萬元,要求法院一并處理。最后,由于該稅收返還款有縣政府會議紀要作證據,法院支持了匯龍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的訴求。
宋洪祥認為,面對各種各樣的稅收誘惑,企業應作必要的風險評估。在評估時,首先要考慮稅收優惠政策是否是有稅法依據,是否經過國務院的批準;其次要考慮實際經營后企業能否達到優惠政策規定的條件。對于地方政府規定的變相減免稅,要慎重對待,不能把投資效益全部寄托在這種優惠上。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不作為實際操作的法定依據。如有問題或相關需要,請咨詢正穗財稅。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 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秀作品,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http://www.zilovisoko.com/ 聯系方式: zhengsui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