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廣州代理記賬公司避免內地與港澳間跨境雙重稅務問題)
【導讀】為了解決往來內地與港、澳間跨境工作個人雙重征稅問題,國家稅總發布公告。
為了解決往來內地與港、澳間跨境工作個人雙重征稅問題,廣州代理記賬公司所知,國家稅總發布2012年16號公告,在港、澳受雇或在港、澳和內地雙重受雇的港、澳稅收居民執行內地與香港、澳門簽署的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安排(以下簡稱《安排》)受雇所得條款設計的居民個人所得稅按公告規定執行。廣州市地稅局強調,該公告僅適用在港澳地區任職、受雇的港澳地區稅收居民或在內地和港澳地區同時任職受雇的港澳地區稅收居民在境內工作期間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對非港澳稅收居民以及僅在內地任職受雇的港澳稅收居民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算并不適用該公告規定內容。
跨期獎金計稅方法有區分
16號公告對跨期獎金計稅原則有了新變化,由原來的“勞務發生地劃分所得”、“按照工作月份數確定納稅義務”變為對符合條件的港澳稅收居民“先稅后分”、“按實際停留天數劃分”。
(一)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如何計算?
對港澳稅收居民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的規定方法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計算出全部所得的個人所得稅額。根據港澳稅收居民在境內在有關納稅年度開始或終了的任何十二個月中在內地停留連續或累計是否超過183天,選擇16號公告第一條規定的適用公式計算應納稅個人所得稅額。
例:A先生是一位在香港和境內兼職的香港稅收居民,2012年6月取得2011年度全年獎380000元,其中由境內公司支付200000元,境外公司支付180000元。其2011年度在內地實際停留時間為210天,A先生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答: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380000÷12=31666.67元→適用稅率25%
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380000×25%-1005)×(210÷365)=54079.3元。
如果A先生在有關納稅年度開始或終了的任何十二個月中在內地停留連續或累計均不超過183天,其2011年度在內地實際停留時間為98天,則其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繳納所得稅為:
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380000÷12=31666.67元→適用稅率25%
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380000×25%-1005)×(98÷365)×(200000÷380000)=13282.64元。
(二)其他名目獎金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
廣州代理記賬公司認為,港澳稅收居民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如果該個人在我國境內具有納稅義務并且當月在我國工作時間滿一個月,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并,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港、澳稅收居民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獎金,如果該個人當月在我國境內沒有納稅義務,或者該個人由于出入境原因導致當月在我國工作時間不滿一個月的,可將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對上述獎金不再減除費用,全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直接按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款,但根據16號公告,可以按實際停留天數進行劃分計算(原規定不再按居住天數進行劃分計算)。
例:A先生是一位在香港和境內兼職的香港稅收居民,2012年6月取得工資薪金20000元,取得第二季度獎金50000元,其中6月份在境內工作時間21天,在境內實際停留時間18天,第一季度在境內實際停留時間為75天,假如其在有關納稅年度開始或終了的任何十二個月中在內地停留連續或累計超過183天,A先生6月應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答:A先生當月在我國工作時間不滿一個月的,可將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對上述獎金不再減除費用,全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直接按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款,但根據16號公告,可以按實際停留天數進行劃分計算。
A先生當月工資薪金應納稅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當月境內工作天數÷當月天數)=〔(20000-4800)×25%-1005〕×(18÷30)=1677元
A先生當期獎金應納稅額=(當期獎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當期境內工作天數÷當期公歷天數)=〔50000×30%-2755〕×(75÷91)=10092元
A 先生6月應納稅額=當月工資薪金應納稅額+當期獎金應納稅額=1677+10092=11769元
符合條件的港澳稅收居民需備案
地稅部門提醒,對于符合公告的港、澳稅收居民,需提供相關資料進行備案。對于來內地從事受雇活動或提供勞務的香港特區個人,需自報居住情況、受雇或從事勞務情況,以及在香港特區所負的納稅義務,并將持有的身份證件、回鄉證和派出公司、企業或香港特區政府有關部門開具的證明交稅務機關查閱;另需提供境內外任職合同和境外單位派遣證明,境外單位最近月份支付工資明細表(包括獎金、津貼證明資料)或工資薪金收入證明,境外最近工資薪金收入納稅申報表等資料。
以“境內實際停留天數”為計稅依據
(一)超過183天,怎么算?
對在有關納稅年度開始或終了的任何十二個月內在內地停留連續或累計超過183天但不滿1年的港、澳稅收居民,其在境內任職、受雇期間取得的由境內、外企業或個人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屬于來源于境內所得的部分應在內地繳納個人所得稅,按照港、澳稅收居民當期在境內實際停留天數作為標準劃分境內、外收入。
應納稅額具體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當期境內實際停留天數÷當期公歷天數)
例:某香港個人A先生受派遣來內地從事受雇活動,其在境內停留時間超過了183天。A先生2012年6月份工資為80000元,其中30000元是境內公司支付,50000元是香港公司支付。其6月4日開始來穗工作至6月30日結束期間,均為周一來穗,周五回香港,周六、周日在香港休息。A先生6月份應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答:A先生境內停留超過了183天,其6月份在境內實際停留天數為16天(周一和周五往返當日按半天計算)。
A先生6月份應納個人所得稅額=(當期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當期境內實際停留天數÷當期公歷天數)=〔(80000-4800)×35%-5505〕×(16÷30)=11101.33元
(二)不超過183天,如何計稅?
對在有關納稅年度開始或終了的任何十二個月中在內地停留連續或累計不超過183天的港、澳稅收居民,其在境內任職、受雇期間取得所得,僅就由境內企業或個人雇主支付或負擔的工資薪金所得部分在內地繳納個人所得稅。
廣州代理記賬公司認為,應納稅額具體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當月境內支付工資÷當月境內外支付工資總額)×(當期境內實際停留天數÷當期公歷天數)
例:假如上例香港個人A先生在境內停留不超過183天。A先生2012年6月份工資為80000元,其中30000元是境內公司支付,50000元是香港公司支付。其6月4日開始來穗工作至6月30日結束期間,均為周一來穗,周五回香港,周六、周日在香港休息。A先生6月份應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答:A先生受派來穗工作期間的任何十二個月中在內地停留連續或累計不超過183天,其在境內任職、受雇期間取得所得,僅就由境內企業或雇主個人支付或負擔的工資薪金所得部分在境內繳納個人所得稅。其6月份在境內實際停留天數為16天(周一和周五往返當日按半天計算)。
A先生6月份應納個人所得稅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當期境內實際停留天數÷當期公歷天數)×(當月境內支付工資÷當月境內外支付工資總額)=〔(80000-4800)×35%-5505〕×(16÷30)×(30000÷80000)=4163元
(三)其他情況工資薪金所得
對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香港、澳門居民,無論其是否在境外兼任職務,仍然適用國稅發〔2004〕97號第三條第一款第(三)項公式,即:應納稅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1-(當月境外支付工資÷當月境內外支付工資總額)×(當月境外工作天數÷當月天數)]
對于在境內停留超過5年的港、澳稅收居民,應采用以下公式: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市地稅強調,對港、澳稅收居民入境、離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內外的當日,應按照半天計算境內實際停留天數。這一計算口徑與國稅函發[1995]125號文對“境內工作天數”的計算口徑是一致的。境內實際停留天數的計算不考慮港、澳稅收居民在內地的停留目的,只關注其在內地的實際停留時間。因此,即便港澳稅收居民在內地停留僅僅是為了休閑娛樂,而非工作,也要將其計入境內實際停留天數。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不作為實際操作的法定依據。如有問題或相關需要,請咨詢正穗財稅。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 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秀作品,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http://www.zilovisoko.com/ 聯系方式: zhengsui888@163.com
【問題】如何判斷提供應稅服務是否在境內?【廣州代理記賬新視點】:根據《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
國務院:鐵路郵政明年試點營改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全面改善貧困地...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消費稅有關政策問題的公告廣州代理記賬現將消費稅有關政策公告如下: 一、納稅人以...
【導讀】備受關注的個人住房房產稅傳聞再起。 國家稅務總局12日發出的《關于轉變職能改進作風更...
【導讀】當經濟形勢不好時,收過頭稅和虛收稅款的行為就會在一些地方出現。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過頭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