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財稅方面積極推進價、財、稅12項改革)
【會計導讀】由于我國現行經濟增長模式不可持續,同時價、財、稅改革的技術準備已成熟,成本阻力較小,廣州代理記賬公司建議以其作為突破口,推進12項配套改革,為深層次的改革提供“杠桿”。
在17日召開的2013年年會上,中國經濟50人論壇專家表示,由于我國現行經濟增長模式不可持續,同時價、財、稅改革的技術準備已成熟,成本阻力較小,建議以其作為突破口,推進12項配套改革,為深層次的改革提供“杠桿”。與會專家同時呼吁,由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2013年要“明確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當務之急是研制改革總體方案,啟動改革的頂層設計。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在會上進行主題發言,提出了進行12項價、財、稅配套改革的建議,包括:資源價格改革;利率改革;匯率改革和資本項目開放;較大幅度地提高財政對社保、醫療、教育等民生支出以及節能、環保支出占G D P的比重;降低包括“三公”消費在內其他財政支出占G D P的比重;間接稅改革;資源環保稅改革;個稅改革;進口環節稅改革;向社保體系劃撥國企股份;建立全口徑財政預算,控制宏觀稅負,提高財政透明度;推動地方債市場發展。
對于這一建議的提出,曹遠征給出兩方面原因。“選擇價、財、稅作為新時期改革的突破口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因為其指向是當前經濟社會的突出問題,并受到廣泛的關注,因此容易形成改革共識。”他向《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解釋說“價、財、稅中多數改革措施的技術準備基本到位,并且改革的客觀氛圍已經形成,如果配套實施,總體成本也不大。”
“價、財、稅配套改革還可以為深層次的改革提供‘杠桿’。”曹遠征進一步補充說。這包括四層含義:以財稅改革達到的改善收入分配、遏制腐敗的作用將使更多的老百姓享受改革的成果,從而建立繼續改革的民意基礎;要素價格市場化的改革,將保證在更多的領域有合理的投資回報率,為真正吸引民營企業入場提供條件;用劃撥國有企業股份來“倒逼”國有企業改革;從建立全口徑財政預算和發展地方債市場來推動政府改革、增加財政透明度。
廣州代理記賬公司認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真正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方面取得突破。
改革的整體推進包括哪些內容,或者說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過哪幾關呢?我在過去幾年主持“十二五”改革規劃編制過程中,經過深入調研、專家論證、向中央匯報等等,感覺正確處理好五大關系的共識已經形成。具體表述就是,為了實現2020年建成更成熟、更定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以理順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城市與農村、經濟與社會、國內與國際等重大關系為重點,全面推進各領域的改革,在一些關系全局的重大改革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以上五大關系實際上是改革的五大重點領域,每個領域又包含了幾項關鍵環節的改革。例如,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經濟改革的核心問題,這個問題十四屆三中全會已說的比較清楚了,但近年來“政府萬能論”有所回潮。要解決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必須推進行政體制改革,真正轉變政府職能;必須推進壟斷行業改革,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必須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最大程度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在中央和地方關系方面,重點是完善分稅制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理順政府間分配關系;改革和完善分稅制,包括全面推進營業稅改增值稅、擴大房地產稅、結構性減稅等。在城市與農村關系方面,核心問題是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堅決打破二元結構,實現城鄉資源要素流動市場化,即城鄉各種要素的平等交換。具體改革內容包括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以及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關系方面,關鍵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醫改、社會保障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實現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在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的關系方面,則要看到,加入WTO十幾年來,我們在順應國際貿易格局、適應國際貿易規則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在國際金融、國際直接投資、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必須深化這些領域的改革。以上這些改革哪項可以忽略、可以繞行、可以滯后呢?都不能。中國的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就必須頂層設計,整體推進,重點突破。
增強協同性力促改革全面深化
廣州代理記賬公司了解到,習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每一項改革都會對其他改革產生重要影響,每一項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協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形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合力。”從中國改革的歷史經驗看,加強改革的統籌協調是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關鍵。
下一步深化改革,一是靠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勇氣、決心,二是要建立一個統籌體制改革的高層次有權威的改革協調機制和工作機構,三是要加強改革綜合配套的設計決策工作,更加重視改革具體路徑的選擇。改革的任務紛繁復雜,整體推進不是一哄而上,也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必須突出重點,綜合協調,積極尋找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突破口。將改革的任務按其性質、目標、優先順序、難易程度,以及環境條件等因素分類排隊、聯動設計,盡快推出一些有分量、有影響的綜合配套改革。
目前的改革,大體可分為幾類:一類是圍繞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必須推進的,一類是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推進的,還有一類是圍繞社會公平公正、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推進的,當然還有圍繞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必須推進的改革,等等。一些改革是單項的,可以相對獨立地推出,還有一些改革則牽涉眾多重大利益關系的調整,必須統籌規劃。如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收入分配體制改革,表面看是一個單項改革方案,而實質上涉及一系列配套改革。這種改革不僅可以維護社會公正,體現社會主義本質要求,而且也是轉方式、擴內需的重大舉措,各方阻力相對較小,群眾呼聲普遍很高,推出的條件日臻成熟。這就需要設計成中央直接領導、多部門共同負責、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大配套方案。這樣的改革方案每年如能推出一到兩個,就可以彰顯中央的決心,協同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振奮人民群眾改革創新的精神,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不作為實際操作的法定依據。如有問題或相關需要,請咨詢正穗財稅。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 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秀作品,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http://www.zilovisoko.com/ 聯系方式: zhengsui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