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廣州代理記賬:財政關系調整是稅制改革的契機)
【導讀】稅制改革應基于經濟視角,但還應超越經濟視角,將稅收政策視為公共政策體系的組成部分,按照公共政策的邏輯進行。
廣州代理記賬認為,稅制改革已過去將近20年。此間,在保持稅制整體框架不變的基礎上,我國進行了一系列稅制改革,如取消了農業稅,統一了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推動了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的轉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工作正在加快進行,等等。而在當前我國政府間財政關系需要進一步調整的局面下,稅制再造也將提上議事日程。
稅制改革不能脫離稅收是財政收入主要來源的現實。這就決定了稅制改革,特別是對財政收入影響較大的稅制改革必須采取謹慎措施。結構性減稅可以在設定改革目標的基礎之上兼顧短期與中長期因素,采取分步走的策略。
稅收作為公共政策工具,可以在諸多領域發揮作用。但在借助稅收工具之前,應清楚地認識到稅收工具的局限性。比如汽車尾氣是霧霾天氣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成品油品質比一味地增加消費稅稅負可能更有效。嚴重的環境污染也不是環境稅所能解決的,而應通過制定和完善公共規制來加以應對。對于污染項目,或設定高標準的排放要求,或干脆停止。當然,稅收也可以在特定場合發揮作用。
稅收是收入分配政策工具的選擇項之一。一般認為,間接稅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不如直接稅。希冀靠間接稅來調節收入分配很可能是事倍功半。從國際經驗看,多國政府在收入分配目標的實現上,越來越多強調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養老、教育、醫療、就業等保障政策的實施來促進不同收入群體的個人面臨均等的機會,并保障最基本的生活水平。這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稅制改革不可避免地要面對稅負問題。中國的宏觀稅負,無論是寬口徑還是小口徑的,在國際上充其量也只是中等或中等偏低水平。但是,人們對宏觀稅負總是爭論不休,原因是稅負分攤群體不同所致——某些群體承受了較多的稅負。微觀稅負問題在稅制改革中應認真對待。一種商品,一種服務到底能夠承載多少稅負?這不僅僅要看生產環節,還要看消費環節。不能簡單地說消費環節稅負輕就應該增稅,而忽略生產環節可能稅負重的事實。微觀稅負的選擇還必須基于全球化背景。周邊國家和地區間接稅稅負相對較輕,對中國不能不說是一個挑戰。
一個人能承受多少稅負,也是稅制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稅制設計只能解決納稅人是誰的問題,而不能最終確定稅負歸宿。增值稅就是一個典型。如果現實中能夠做到層層轉嫁,那么企業就沒有理由抱怨稅負重。住房開發與交易中的稅負轉嫁也是一例。稅制改革應基于經濟視角,但還應超越經濟視角,將稅收政策視為公共政策體系的組成部分,按照公共政策的邏輯進行。稅制改革必須充分考慮到人民的反應,特別是人民對稅負的反應。
適應政府間財政關系調整,中國稅制如何設計才能符合“構建地方稅體系”的要求,也是一大難題。地方可支配財力主要來自地方,可以減少資金轉移過程中的效率損失,也可以激勵地方節約資金。但是,既有的稅收收入格局,既有的稅制體系,還很難符合地方主要靠自有財力提供公共服務的需要。也許,這就是稅制再造的契機。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不作為實際操作的法定依據。如有問題或相關需要,請咨詢正穗財稅。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 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秀作品,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http://www.zilovisoko.com/ 聯系方式: zhengsui888@163.com
【問題】如何判斷提供應稅服務是否在境內?【廣州代理記賬新視點】:根據《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
國務院:鐵路郵政明年試點營改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全面改善貧困地...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消費稅有關政策問題的公告廣州代理記賬現將消費稅有關政策公告如下: 一、納稅人以...
【導讀】備受關注的個人住房房產稅傳聞再起。 國家稅務總局12日發出的《關于轉變職能改進作風更...
【導讀】當經濟形勢不好時,收過頭稅和虛收稅款的行為就會在一些地方出現。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過頭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