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國家免征地方政府債券利息收入所得稅)
【導讀】對企業和個人取得的2012年及以后年度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利息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廣州記賬報稅公司了解到, 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近期下發通知:對企業和個人取得的2012年及以后年度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利息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地方政府債券是指經國務院批準同意,以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政府為發行和償還主體的債券。
進入4月后,緣起于國際評級機構調降中國信用評級,中國地方債問題再度高熱。
惠譽評級4月9日宣布將中國的信用評級從“AA-(第4等級)”下調1個級別至“A+”;一周后的4月16日,另一家評級機構穆迪將中國的國債評級展望從此前的“正面”下調至“穩定”。兩家公司都在評級報告強調了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的風險。
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財政監督報告》指出,受2008年刺激計劃影響,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加速發展,地方基礎設施項目融資或成為中國財政風險潛在源頭,80%被調查的城市稱會以銷售土地來償付債務。
說地方債是天文數字一點不為過。國家審計署在2011年曾公布審計結果,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債務余額達到10.7萬億元,但自此以后,審計署并未發布類似數據。更為激進的是國家財政部原部長項懷誠今年的預測,他認為,“據其掌握資料,2011年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30余萬億,其中地方政府接近20萬億?!?/p>
項懷誠在2013年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據公開披露的數據,到2011年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債務率為37.8%,中國地方統計數據可能偏小,實際債務率應該比這個高。大體上和2011年數據接近,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債務數量比2011年增加了,但是占GDP的比重大體還是在40%左右。
項懷誠認為,目前中央債務的問題比較明朗,主要是地方政府的債務,但是地方債務透明度不高,這幾年地方債務增加比較快的時間是2008年美國出現債務危機后,中國政府決定4萬億的投資規模,地方要配套,地方政府建了很多融資平臺,發行了地方債務,形成地方債的增量。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微博)說:“相較于美國100%以上的債務率以及日本高達227%的債務率,目前中國債務水平在國際慣例的臨界點之下。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不作為實際操作的法定依據。如有問題或相關需要,請咨詢正穗財稅。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 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秀作品,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http://www.zilovisoko.com/ 聯系方式: zhengsui888@163.com